中国丝绸是如何发展的

时间:2024-11-8 作者:admin 分享到:
98 Views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至少在原始社会晚期,祖先就学会了养蚕纺丝。

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曾发现有茧壳。浙江湖州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曾有绢的残片出土,同出的还有丝带、丝线等,表明了当时的丝织水平。商周时代丝织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有绢、罗、绮等品种,而以织贝最为精美。

《尚书·禹贡》中就有不少以丝、丝纩(棉)、黑绸、素绸、染色的丝带为贡品的记述。同时,商代有不少雕刻精美的玉蚕出土,很多青铜器上还保存有丝织品的遗痕。而且,周代的织工已熟练掌握了染色技术。春秋战国时代,许多妇女开始参加“治丝茧”的生产,丝织品的种类更为繁多。此时以临淄和吴越地区最为发达。《史记:货殖列传》有“人民多文采”“冠带履天下”的记述。

湖北江陵马山砖厂,出土了大量的丝织品。绢的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经线158根、纬线70根,代表了当时纺织的水平。此时所使用的蚕宝、蚕架、蚕泊、缫丝设备等一直被后世沿用。

汉代的染色技术更为发达,图案更是不断翻新,层出不穷。从这时开始,中国的缫丝织绸技术,通过张骞开通西域,源源不断地沿着“丝绸之路”传往国外。4世纪初,丝绸已成为罗马人的主要衣料,中国被称为“丝国”。此时丝织品织造均匀,花纹规整,染色纯正。

1959年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一片织有铭文的平纹经锦,需要75片提花棕才可以织成,是当时最复杂的丝织品。唐代的少数民族也有了丝织品。蚕种传入了西藏地区。从宋代开始丝织业重心从北方移到南方,丝织的工艺和技巧都超越了前代,丝织品在花纹和色彩上富丽繁多,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锦中加金以及衣服以金为饰的风气,在当时甚为流行。

明中叶以后,苏州、杭州、嘉兴、湖州成了丝织品的中心,丝织品的品种更趋繁多,已有了丝、纻、罗、绫、绸、缎、绢、锦等等。此时盛行多彩线织花的“妆花”技术。清代各地生产的丝织品,有江宁的缎,吴江的绫,湖州的绸、绫、纱、绉,广州的广纱等等。

版权所有:http://www.siyuroom.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有了,已经是最新文章
 
QQ在线咨询
销售服务热线
销售中心:15669098583
手机/微信
15669098583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