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丝绸的战争
【摘要】丝绸在历史中有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文化意义,某些时期甚至可以作为货币流通,是名副其实的硬通货,这些属性也决定了人类围绕丝绸展开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也许你永远都想不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丝绸战争,竟会是因一片“桑叶”所致。
众所周知,中国的丝绸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吴楚两国的丝绸业非常发达,成为当时两国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当时楚国边境的钟离和吴国边境的卑梁氏是两个接壤的城邑,可是两地人民却并不友好,矛盾的起因就是那些可以制造名贵丝绸的原材料——蚕宝宝。
大家都知道要想让这些胖乎乎的蚕宝宝生产更多的丝,就必须提供更多的桑叶喂它们,可是像所有的经济资源一样,桑树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这里生活的两国边民就经常为了争夺桑叶而发生民间冲突。可能是由于养蚕抽丝需要心灵手巧和耐心勤劳,因此自古以来中国民间的养蚕工作大多由妇女同志承担,所以钟离和卑梁氏两地边民争夺桑叶的民间争斗就在两国妇女之间爆发了。
为了能给自己的蚕宝宝多争取一口桑叶而爆发了冲突,冲突很快升级演变成了大规模械斗。可能是场面过于壮观,这事很快就惊动了两国高层。既然是支柱产业,吴楚两国对这次民间冲突非常重视,马上调动军队开战。
这次战争吴军的统帅就是后来刺杀吴王僚篡位的公子光。在公子光的领导下,吴军的这次军事行动大获全胜,占领了楚国盛产丝绸的钟离和居巢。
丝绸高位的经济价值不只是在中国小范围体现,就算是在国外,丝绸也是可以引发战争的导火索。
当中国的丝绸远涉重洋到达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时,一下子就成为贵族们视玉如命般的向往,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奢侈品,立即风靡了罗马的上层社会,让罗马人如同吸食了鸦片一样,谁也不再愿意脱下华丽的丝绸服饰。
当货物运至君士坦丁堡之后,原本普通的中国丝绸,价格数以百计的向上翻倍。中国丝绸成为当时西方世界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古罗马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一度飚升至每磅12两黄金的天价。中国华丽的丝绸从此以其神秘的力量令罗马人痴迷不已。
十年后,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在罗马的一次庆功会上,展示了他的一件战利品——一位凯旋的将军向皇帝献上的中国丝绸。这也许是罗马人首次有机会这样近距离地接触丝绸,亲手轻拂这种滑软细腻的神秘织物。仅仅只是几年之后,罗马人已经开始以穿戴丝绸为时髦。
到了罗马后期,由于国库枯竭,财政极度困难,就连凯撒大帝身穿中国丝绸衣服出席宫廷宴会时,都被认为太奢侈了,从而引来大臣们的反对声。
然而到了公元三四世纪时,丝织物已成为全国上下崇尚的唯一的时髦服饰。对于罗马帝国来说,由于中国丝绸的不可替代性,使得罗马帝国必须要做两件事,一是寻求中国丝绸的定价权;二是确保中国丝绸稳定的供应链。
而当时,波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垄断了中国丝绸的贸易,再由波斯商人转手销往罗马。罗马人不满波斯从中剥削,为了买到更便宜的丝绸,就去联合埃塞俄比亚人,计划绕过高价垄断经营的波斯,从海上去印度购买中国丝绸,然后东运罗马。此举惹恼了当时统治波斯的萨珊王朝国王沙普尔二世,罗马这是要抢走自己的丝绸独家代理权啊,怒从心头起,干!
公元360年,沙普尔二世亲率大军出征当时为东罗马帝国的加工基地叙利亚,取得完胜,然后将叙利亚并入萨珊波斯帝国版图,再次将丝绸贸易垄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直到马可·波罗时代,欧洲人仍然把丝绸看作是和黄金一样可以流通与升值的“硬通货”。